留置导尿管感染

新型导抗菌材料在护理留置导尿管中的临床运用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165. :目的:观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在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临床上推广运用新型抗菌材料“洁悠神”从 而替代传统杀菌剂对患者尿道外口进行护理,并密切注意观察在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后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于临床 护理过程中使用新型抗菌材料进行泌尿道外口护理后仅24例出现尿常规异常,16例细菌培养阳性,所有发生感染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 感染的情况。结论:经临床实践证明采用新型抗菌材料在留置导尿患者尿道护理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发生感染的作用。
  • 发布作者: 朱秋芸
  • 发布日期: 2014
  • 关键词: 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感染

新型导抗菌材料在护理留置导尿管中的临床运用

朱秋芸*

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在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临床上推广运用新型抗菌材料洁悠神而替代传统杀菌剂对患者尿道外口进行护理,并密切注意观察在使用新型抗菌材料后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于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新型抗菌材料进行泌尿道外口护理后仅 24 例出现尿常规异常,16 例细菌培养阳性,所有发生感染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感染的情况。结论:经临床实践证明采用新型抗菌材料在留置导尿患者尿道护理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发生感染的作用。


作为临床常规护理操作技术的留置导尿,使用该护理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尿潴留问题,其同时还可以准确记录危重或休克患者的尿量,利于管床医生很好地观察患者病情。但长期使用留置导尿管为细菌提供进入膀胱的机会,其非常容易导致细菌微生物黏附于膀胱黏膜及导尿管,又因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很大程度上极易让细菌产生耐药性。多数导尿管留置的并发症中败血症和菌血症,一旦发生,患者的病死率很高,达到  13%~30%[1]。护理人员作为患者的导尿及尿管护理的第一执行者,与其插置导尿管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尿路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的发生。我院自 2009 年以来推广使用新型物理抗菌材料替代传统消毒的碘伏纱布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病例均为 2009  4 ~2013  2 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留置尿管,美容对尿道外口进行常规护理。其中,男性 194 例,女性 24 例,所有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为 3~28 天, 接受手术治疗 176 例,留置尿管前即伴有尿路感染者排除在本标准以外。

1.2 护理方法:督促换勤于更换每日衣裤,并于留置导尿管当日 开始对其进行导尿管护理,每天 2 次。第一,按照常规护理操作实施导尿管留置护理,第二,在用生理盐水沾消毒棉球擦净尿道  外口,阴茎头,外阴及导尿管表面的分泌物,最后在使用新型抗  菌材料喷洒上述护理部位及尿道外口附近导尿管,患者尿道外  口可能接触到的衣裤,被褥等均可以用洁悠神进行喷洒,每次喷洒 0.2ml,待自然干便可。

218 例患者 24 例出现尿常规异常,占 11%,细菌培养阳性16 例,占 7.34%,大肠埃希菌感染12例,阴沟杆菌2例,粪肠球 2 例,所有感染患者均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后全部治愈。其中留置时间最长的 2 例为尿道不完全断裂,留置尿管30天后方可拔除。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每天监测导尿管护理并依据病情合理选择使用抗感染药物,患者尿道外口无发红,分泌物少,拔出导尿管后排尿通畅。36例患者拔管后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经尿常规检查呈阴性,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

3   

尿路感染是院内感染中的重点防治对象之一。其发病率占  院内感染发病率之首,一旦病情恶化,极有可能导致菌血症和脓  毒血症,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及早预防尿路感 染,尤其是每日为患者进行导尿管护理是避免发生感染的第一步,更是其他预防措施之首。

留置导尿伴行尿路感染对多为逆行性感染[2].患者尿道外口或导尿管表面的细菌会沿导尿管外壁与尿道黏膜之间的间隙上行,故在一定程度上极易发生黏附。正常生理屏障破坏尿道黏膜进而导致感染发生。严格遵循消毒程序给予患者尿道外口、导尿管及周围皮肤黏膜进行消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但又因该处黏膜皮肤组织非常娇嫩,在加上导尿管的刺激,极易导致黏膜发生水肿,因此对消毒液的要求非常苛刻,  应绝对禁止使用常规的皮肤消毒剂碘酊。临床上多使用稀释碘伏进行消毒,时间稍长仍对皮肤黏膜伤害较大,表面容易形成硬痂。局部喷洒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的形成[3],因此目前不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作为近代物理学研究的显著成果之一新型长效抗菌材料,此类液态高分子性物质,喷洒在患者皮肤表面后可形成一层致  密的带正电荷的网状膜,而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又因  其一般都带负电荷,因为电荷间的强力吸附作用可导致病原体  生存所付的呼吸酶,代谢酶失去作用进而窒息死亡,以达到杀菌  的目的所在。鉴于不同的杀菌机制抗生素不一样,一旦长期使用  并不会发生耐药性的情况。

临床实践证明,采用新型物理抗菌材料应用于留置导尿管后的尿道护理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发挥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与此同时该新型抗菌材料具备安全,经济,高效等显著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朱子军,马永江.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J].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9(4):308.

[2] 胡美春留置导尿忠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3.58(8):645-647,

[3] 王菊廷.张善芳.陈汝纯,等.复方阿米卡星凝胶预防留置尿管逆行感染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t.1 8(9):51


11.jpg

33、新型导抗菌材料在护理留置导尿管中的临床运用.pdf


© 2020 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洁悠神学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