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防治留置导尿管伴随性 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洁悠神(jie you shenJUC)长效抗菌材料防治留置导尿 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的效果。 方法 检索 1995 - 2012年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CHKD期刊全文 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发表的有关JUC防治CAUTI的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 标准,并通过查阅文献制定效应指标的评价标准。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 文献应用ReviewManager 4. 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治疗组与对照组感染率的危险率差(RD)及 95%。。对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客观评价JUC防治CAUTI的疗效。 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篇,其中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1篇,单中心随机研究18篇,无对照的临床病例 观察1篇。共纳入患者3172例,其中对照组1526例,治疗组16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 用JUC防治,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感染率为(6.9 ±6.5)%,对照组为(27. 9 ± 13.7)%,治疗组与对照组的RD为-0. 15(95%CL: - 0. 18 ~ -0. 13),治疗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 结论JUC长效抗菌材料能有效的降低CAUTI发生率。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约80%的UTI与导尿管留置有关[1-3]。 美国每年需留置尿管治疗的患者>500万⑷,其中 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患者为100万⑶。欧洲的研究表明,65岁患者留置尿管的比例是5.4%⑹。 CAUTI不仅常见,而且引起的危害很大,使住院时间增加2.4 ~4.5d⑺,增加医疗费用,病死率也会增加。洁悠神(jie you shen JUC)是一种防治CAUTI 的长效抗菌材料,近年来国内有多篇独立研究的文献报道,证实其防治CAUT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及相关文献的荟萃 分析。因此,我们检索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为 防治CAUTI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与方法
一、 文献纳入标准
已发表的关于JUC防治CAUTI的文献。 CAUTI诊断标准:菌落计数N10, CFU/ml0排除标准:重复收录的文献,仅保留1篇;内容为其他方法 防治CAUTI的文献。
二、 文献检索方法
计算机检索1950 -2012年中国数字医院图书 馆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 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 刊数据库。手工检索1995 -2012年的学术会议论 文汇编和学位论文等。检索词为洁悠神、尿路感染、 JUC, CAUTI 0
三、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阅读文献摘要,按照纳入 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摘要中表述欠明确 的文献进行全文检索,确定是否纳入。两名研究者 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评价,仍有争议 昔,由专家组讨论解决。
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后,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文献质量标准临床证据评价标准: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二级,单个样本量足够的RCT;三级, 殳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四级,无对 策的系列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对于随机研究 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的标准为:①随机方法正确;②分配隐藏,方法正确;③采用盲法;④无失访或退出。如文献的随机方法符合上述4条,则该研究存 至偏倚的可能性最小;若满足至少1条但不满足 4条标准,则该研究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中等;若完全不符合上述4条标准则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最高。
四、统计学方法
对于随机对照研究或釆用对照试验的文献,釆用ReviewManager 4. 2软件计算治疗组与对照组之 间感染率的危险差(risk difference, RD)及95% CI, 并进行统计分析。当结果不存在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描述;当结果存在异质性时,探讨异质性产 生原因,结果釆用随机效应模型描述,同时对结果进行敏感度检验。对于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采 用描述性分析。
结 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篇,其中多中心随机对照 研究1篇,单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18篇,病例观察 研究1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感染率为(6. 9 ± 6.5)%,对照组为(27.9 ±13.7)%,两组RD为 -0.15(95% CL: -0. 18 ~ -0. 13),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
讨 论
CAUTI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给患者 带来痛苦并影响患者其他疾病的康复过程。由于细 菌往往发生多重耐药及常规抗生素不能奏效,而给 治疗带来困难。研究发现导致CAUTI发生率居高 不下的原因是导尿管表面形成的细菌生物膜(biofilm,BF) 阻碍了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7-9]。BF形成 后,细菌可以抵御冲洗,抵抗噬菌作用和抗菌药物[8-10],导致CAUTI难以治疗⑻。
现有的研究旨在探索预防、改变BF形成的新 方法,其中包括吹喃酮、吠喃西林、含银导尿管[11-14]。Johnson等[11-12]发现含吠喃西林或含银水凝胶涂层的导尿管在抑制BF形成方面有一定效果,但是对铜绿假单胞杆菌则没有作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指出,表面有银涂层的导管与标准导尿管在预防菌尿症上没有区别,银合金导 管在留置1周内有减少菌尿症的作用[15]。Trautner 等⑻发现新型N,N-(1,2-亚苯基)双马来酰乙胺加硫酸鱼精蛋白涂层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杆菌和表皮 葡萄球菌对导管的黏附,但这些带涂层的导管目前只能在短期留置导尿管中才能起到预防CAUTI的 作用。虽然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前景,但目前还没有确证,而且在成本-效果方面尚不能令人满意。
JUC是一种新型合成材料,釆用纳米技术,可在 皮肤或黏膜表面形成一种物理抗菌薄膜,通过膜表 面的正电荷吸引带负电荷的细菌,并破坏其呼吸链,从而杀灭细菌。其特点是抗菌原理为物理机械的抗 菌作用,不影响皮肤黏膜的固有属性,不会产生多重 耐药而致失效。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具有显著疗效[16]
本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釆用JUC后, CAUTI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目前CAUTI防治方法多样,但缺乏统一性。而现有的关于JUC防治CAUTI的文献又多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少,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荟萃分析资料。本研究对现有的研究报道进行汇总,对其进行了客观系统的分析,证实了JUC对CAUT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此得出的结论仅供 临床医生参考。
参考文献
[1 ] Prevention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A practical guide. 2nd edition 2002, WHO/CDS/CSR/EPH/2002.12.
[2] Haley RW, Culver DH, White JW, et al. The nationwid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a new need for vital statistics. AM J Epidemiol, 1985, 121: 159-167.
[3] Trautner BW, Darouiche RO. Catheter associated infections: pathogenesis affects prevention. Arch Intern Med, 2004, 164: 842-850.
[4] Maki DG, Tambyah PA. Engineering out the risk for infection with urinary catheters. Emerg Infeet Dis, 2001, 7 : 342-347.
[5] Tambyah PA, Maki DG.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 rarely symptomatic: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497 catheter- ized patients. Arch Intern Med, 2000, 160: 678-682.
[6] Sorbye LW, Finne-Soveri H, Ljunggren G, et al. Indwelling catheter use in home care ; elderly, aged 65 + , in 11 different countries in Europe. Age Ageing, 2005 , 34: 377-381.
[7 ] Euan B, Gawande PV, Yakandawala N, et al. Antibiofilm activity of GlmU enzyme inhibitors against catheter-associated uropathogen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 50: 1835-1840.
[8 ] Trautner BW, Darouiche RO. Role of biofilm in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M J Infect Control, 2004 , 32: 177-183.
[9]叶海云,侯树坤,曲星珂,等.细菌生物膜对尿管相关性尿路 感染的影响.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 27: 135-138.
[10] Costerton J, Geesey G, Cheng K. How bacteria stick. Sci Am, 1978, 238: 86-95.
[11] Johnson JR, Delavari P, Azar M. Activities of a nitrofurazone- containing urinary catheter and a silver hydrogel catheter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characteristic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9, 43: 2990-2995.
[12] Johnson JR, Berggren T, Conway AJ. Activity of a nitrofurazone matrix urinary catheter against catheter-associated uropathogens.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1993 , 37 : 2033-2036.
[13 ] Tenke P, Kovacs B, Bjerklund Johansen TE, et al. European and Asian guidelines o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8, 31 (Suppl 1) : S68-78.
[14 ] Kunin CM. Nosocomial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nd the indwelling catheter: what is new and what is true. Chest, 2001,120: 10-12.
[15 ] Gould CV, Umscheid CA, Agarwal RK, et al.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2009 (CDC) .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10, 31: 319-326.
[16]孟敏,李俊斌,杨棕嘉.洁悠神治疗妊娠期牙龈炎疗效观察. 皮肤病与性病,2012, 34: 86-87.
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防治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pdf
© 2020 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洁悠神学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