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6)
【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口腔护理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 年 10 月—2017 年3 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 60 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1 例)和对照组(29 例),分别予以改良口腔护理、常规口腔护理。对比 2 组患者护理前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口腔卫生、VAP 发生率。结果 2 组患者护理前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 组插管护理前口腔清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第 7 天试验组口腔清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 VAP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 MV 患者予以改良口腔护理,能够改善口腔卫生,提升口腔清洁度,降低 VAP 发生率, 效果理想。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改良口腔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效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行机械通气 48 h 后至拔管后 48 h 内出现的肺炎[1],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也是 MV 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相关文献报道,国内外VAP 发生率均高达 5%~70%,病死率约 20%~30%。但临床上对 MV 患者应用口腔护理预防 VAP 的方法尚未形成规范,国内外也缺乏高质量随时对照试验(RCT)研究。在这一背景下,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探索了改良早期强化口腔护理对VAP 的预防效果,为临床进一步规范经口气管插管 MV 患者口腔护理流程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10 月—2017 年 3 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 60 例 MV 患者,
其中男 39 例,女 21 例,年龄在 53 岁 ~79 岁之间。按入院顺序编号,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1 例)和对照组(29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口腔护理,每个患者的口腔护理由 1 名护士完成于插管后 6 h 行第 1 次口腔护理,此后每 6 h 进行 1 次口腔护理。护士使用血管钳夹夹取洗必泰溶液浸泡过的棉球,通过挤压拧干棉球,擦拭牙齿,包括牙齿左上 侧面、左上咬 面、左下侧面、左下咬 面,然后用弧形擦拭法擦拭患者的左侧颊部。左侧护理完成后,使患者头偏向左侧,充 分暴露右侧脸颊,以与左侧同样的方法擦拭右侧牙齿、脸颊。最 后,使患者保持仰面姿势,擦拭舌面、硬腭。在护理过程中保证 一个洗必泰棉球擦拭一个部位,及时更换。
1.2.2 试验组 试验组患者行改良口腔护理护理,在治疗期间为每个患者安排 2 名护士进行口腔护理,1 名护士扶住气管导管,使其固定,避免发生导管意外脱出,由另一名护士实施护理。首先,予以患者早期强化口腔护理,于插管后即进行口腔护理 1 次,而后每 6 h 护理 1 次。先以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行口腔护理,即洗必泰棉球擦拭护理,由 1 名护士管理气管插管,保证气管固定,另一名护士实施护理,护理方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洁悠神口腔喷剂(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械注准字 20163640807,规格:30 mL)喷洗护理:抬高床头20°~30°,检测气管导管内气囊压(气囊压25~35 cmH2O),记录插管至门齿的深度,充分吸净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护士一手固定好患者头部和插管,将气管导管移至一侧口角,一手用 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从不同方向对患者牙面、颊部、舌面、咽喉、腭进行喷洗。
1.3 评价指标 观察 2 组护理前后口腔并发症(口臭、牙龈肿胀 / 出血、口腔溃疡)发生率。参照李小寒编写的《基础护理学》中《口腔护理评估表》,对护理前及行口腔护理第 7 天的口腔清洁度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示口腔清洁度越差。统计 2 组VAP 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l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Р<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护理前后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前,2 组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组别 例数
2.2 2 组患者护理前后口腔清洁度情况对比 2 组患者插管护理前口腔清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第 7 天试验组患者口腔清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 2。
表 2 2 组护理前后口腔清洁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插管护理前 护理后第 7 天
试验组 | 31 | 21.19±4.43 | 15.68±1.07 |
对照组 t | 29 | 21.08±5.55 0.087 | 18.98±1.09 8.246 |
P | 0.931 | 0.000 |
2.3 2 组患者VAP 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VAP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 论
MV 治疗会使患者的口腔菌群改变、细菌增殖,患者的口腔卫生问题堪忧,VAP 发生率很高。有相关研究指出 VAP 是 MV 治疗最为多发的并发症,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据统计近年来临床上 VAP 发病率及致死率均逐年上升,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4.75%~ 55.8%、19.4%~51.6%。众多研究者认为 VAP 为诱发 MV 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临床中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升患者的整理护理水平,对降低 VAP 发生率十分必要。然而行 MV 治疗患者的口腔护理问题是临床中的护理难题,常规口腔擦洗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口腔护理方法,而众多研究数据均显示此种护理不能有效去除口咽部细菌[2]
改良后的早期强化口腔护理较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未增加护士操作上的技术难度和繁琐度,经短期培训护士均能掌握, 在临床实施中护士易于接受,具有可操作性;更有助于提高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质量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本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样本量不够大,没有对口腔护理的方法及口腔护理液分别进行比较研究,也没有对口腔细菌进行更细化的定性。因此,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 上,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扩大分组深入研究,为经口气 管插管患者探索一种更有效、更方便的口腔护理方法,提高 口腔护理质量,尽可能降低 VAP 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机械通气整体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仁辉,陶福正,陈英姿,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6042- 6044.
[2] 刘敏.两种口咽部清洁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感染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0(12):1111- 1113.
改良口腔护理模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的影响分析_路兵芳.pdf
© 2020 南京神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洁悠神学术中心